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> 政府报告
政府报告
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
发布时间:2013-04-18 来源:信息办 点击数: 次
恢复窄屏
索引号: XXGK/2013-5752 文 号:
发布机构: 信息办 发文日期: 2013-04-18
名 称: 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

 

──2013年4月15日在三原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

 

    一、2012年工作回顾

    过去的一年,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,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,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,紧紧围绕跨越发展、富民强县主题,迎难而上,团结实干,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,顺利完成了县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。

    质量效益明显提高。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20.5亿元,增长13.6%;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.02亿元,增长32.2%;规模工业总产值完成181亿元,增长29.2%;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0.3亿元,增长28%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8.3亿元,增长14.6%;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619元,增长16.2%;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383元,增长16.6%。

    项目投资持续扩大。坚持一手抓招商引资,一手抓项目落地,全力扩大投资,先后举行了三次项目启动仪式,项目建设平稳推进。宏远精密铸造、浙南管桩等项目建成投产,49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9.9亿元。建立了招商项目准入评估机制和重奖制度,全年共引进项目62个,到位资金41亿元,伊利乳品、达利食品、煌上煌肉制品、鑫源装备制造等一批大项目顺利签约落户。抢抓国家宏观政策机遇,策划包装上报项目38个,总投资38.6亿元。

    工业经济运行良好。园区经济持续发展,全年园区投资完成15.6亿元,实现工业产值138.7亿元。设立了县域工业企业杰出贡献奖,建立了县级领导包抓重点企业制度,搭建了银企交流平台,全年为企业解决信贷资金1.6亿元,完成技术改造投入4.5亿元,全年新增非公企业62户,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64.7亿元,占全县GDP的比重达到53.7%。

    现代农业加快发展。粮、菜、果、畜四大农业主导产业持续发展,全年粮食总产达20.6万吨,发展设施蔬菜2万亩,新栽果树1.45万亩,建设规模养殖小区11个。农村10件实事基本完成,建设高标准农田2万亩,恢复改善灌溉农田9.5万亩,解决了6.38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,完成绿化造林2.45万亩。流转土地2.53万亩,建成了三原西郊、陕西正大等现代农业示范园区,陕西天齐酿酒葡萄基地建设进展顺利。深入推进科技富民工程,建成了2个科技示范基地。完成农民科技培训7.5万人次,全县常年在外务工人员达11.7万人以上,年劳务创收15亿元。

    城乡面貌持续改观完成了县城发展整体规划及东部、西部控制性详细规划,启动实施了清河综合整治规划,城市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进一步明确。城镇10件实事推进有力,新庄路、东三路南段升等改造工程全面竣工,县城主要出入口改造、冶金大道三期、南环路西延段工程顺利实施。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,陵前市级示范镇和大程、西阳、嵯峨、安乐等小城镇建设成效明显,宏远小区环境综合改造工程基本完成,全县城镇化率达到52.5%。建立了城乡环境卫生清理保洁机制,集中开展了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和交通运输、市场秩序、煤场综合治理活动,城乡环境面貌明显改观。

   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。投资6.54亿元,实施民生项目49个,完成10项重大民生保障工程。新建中心幼儿园9所,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2.5%,全省学前教育现场会在我县成功召开,三原经验在全省得到推广。高考质量连续十六年位居全市第一。实施了133个村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,新建文化活动室30个。文物保护工作成效明显,旅游产业蓬勃发展,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300万元。新增城镇就业1.82万人次,开发公益性岗位110个,大学生就业见习岗位240个,发放小额担保贷款8695万元,带动就业6500人。新建保障性住房1550套。计生工作成效显著,全县人口自增率为4.11‰。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积极推进,药品“三统一”和零差率销售全面推行,新建村级卫生室65所,“智慧新农合”项目全面实施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得到加强。城乡低保和医疗救助政策全面落实,建成了残疾人托养中心,建立了农村五保户、孤儿和特困儿童结对帮扶救助制度。

    财政保障稳步增强。财政收入突破3亿元,收入质量稳步提高。全年争取上级财力补助12亿元以上,其中专项建设资金5.6亿元,有效弥补了我县财政资金缺口。全年财政累计支出15.85亿元,较上年增支3.2亿元。集中有限财力,保证了干部职工工资按时发放和正常增长,落实了城乡居民养老金、高龄老人生活补贴、失地农民生活补助等县级配套资金,解决了一批多年未能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,确保了项目建设之需、民生改善之需、事业发展之需。

    政府建设不断提升。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、县政协的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,办理人大代表建议48件、政协委员提案145件,满意率不断提高。优化投资发展环境整治活动成效明显,保障了项目建设的平稳推进。积极开展国防教育工作,双拥共建推进有力。社会治安防控队伍建设不断加强,群众社会治安满意度明显提升。信访工作不断加强,妥善解决了一批信访积案,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。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,全县没有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。

    与此同时,金融、审计、统计、司法、物价、商务、粮食、广电、档案、气象、电力、环保、工商、质监、邮政、县志、盐务、供销、烟草、通讯、妇女儿童、民族宗教、侨务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。在过去的一年里,我们还荣获了全国农村中医药先进单位、省级文化先进县、陕西省加快发展中小企业先进单位、省级电子政务平台示范县等多项荣誉称号。

    这些成绩的取得,是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,是县人大、县政协监督与支持的结果,是全县上下团结一心、奋力拼搏的结果!在此,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,向各民主党派、驻县部队、武警官兵以及中、省、市驻县各单位,向各位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和所有关心支持三原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,并致以崇高的敬意!

    各位代表!在肯定成绩的同时,我们也清醒地看到,经济结构不合理、总量偏小、发展缓慢依然是三原最大的县情,加快发展始终是最紧迫的任务。全县经济增长速度还不够快,运行质量还不够高,发展的竞争压力还很大;主导产业不突出,产业关联度不高,没有形成集群优势;重大项目偏少,投资拉动效应不足,投资发展环境不尽人意,干扰项目施工和强揽工程现象时有发生;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高,社会建设有待加强,保障改善民生的任务较重;历史遗留问题错综复杂,各类社会矛盾逐步凸显,促发展、保稳定的压力较大;机关效能有待进一步增强,干部作风仍需改进。今年,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问题,下茬立势解决这些顽疾。

    二、2013年主要目标和重点工作

    各位代表!今年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,是实施“十二五”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,也是加快建设西咸国际化大都市卫星新城的重要一年。全县上下要围绕建设西咸国际化大都市的产业配套基地、生活服务基地和特色生态文化休闲体验基地,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。

    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: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,抢抓省、市共建大西安的重大机遇,以三大基地建设为抓手,以保障改善民生为目的,全力推进经济、政治、文化、社会、生态文明建设,努力建设经济发展、文化繁荣、人民富裕、生态美好、社会和谐的新三原。

    主要预期目标是:生产总值增长13.5%,力争14%;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22%,力争25%;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21.5%;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%;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6%,其中城镇增长15%以上,农村增长16%以上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%;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.5‰以内;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.5%。在全省县域经济综合监测排名中,力争再进1个位次。

    按照以上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,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:

    (一)强化工业主导,促进工业提速增效

    加强工业园区建设。把园区作为与大西安融合对接的有效载体,依托现有工业园,挖掘高渠、西阳、大程、陵前、嵯峨等镇域工业潜力,整合各项优势资源,重新规划食品加工、装备制造、现代物流、医药研制四大工业园区,优化产业布局,形成聚集效应。理顺园区管理体制,整合园区管委会和招商工作力量,探索园区“统一规划、统一建设、统一招商、统一运营”的新模式。拓宽融资渠道,广泛吸纳社会投资参与园区建设,努力实现园区持续健康发展。

    做大做强主导产业。加快推进产业配套基地建设,主动加强与西安的产业对接和协作配套,打造以娃哈哈、白象等为主的绿色食品加工产业,以宏远公司、方圆汽标等为主的装备制造产业,以白鹿医药等为主的医药研制产业,加快现代物流、建筑新材料等产业发展。从资金、政策等方面对成长型企业进行强力扶植,全年培育规模以上企业6户,新增产值过亿元企业3户。

    大力发展非公经济。加强对本土企业的扶持力度,制定鼓励香油、蓼花糖等传统产业做大的扶持政策,不断壮大地方特色产业。做好宴友思、焦化厂改制工作,加快资产重组,盘活现有资产,以存量换增量。实施名牌战略,加强地理标识认证工作,培育更多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。用足用活中省市涉企优惠政策,争取扶持资金800万元以上。

    (二)坚持项目带动,促进投资快速增长

    精心谋划争取重大项目。紧盯国家投资动态和政策机遇,围绕产业发展、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需求,建立动态管理的重大项目库,建设一批、储备一批、论证一批,实现项目建设接替有序。重点加强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等重大规划的支持项目,成立相应组织机构,具体落实项目推进,争取项目资金及早到位,有效拉动投资、促进发展。

    集中力量推进项目建设。完善县级领导和责任部门包抓制,抓好鸿元化工、伊利乳品、达利食品、煌上煌食品、鑫源装备制造等55个重点项目建设。积极为项目建设搭桥铺路,搞好服务,排忧解难,集中人力、物力、财力,狠抓项目进度,确保全县各类项目早开工、快建设,实现重大项目建设的突破。

    想方设法破解瓶颈制约。积极对上争取土地利用指标,抓紧建设用地预审项目跟踪报批,用足用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,力争置换建设用地指标1000亩,全面挖掘存量闲置土地潜力,为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提供土地保障。按照新的土地征收补偿办法,提前做好土地预征储备。采取多种方式筹集资金,鼓励引导企业以BT、BOT等方式参与项目建设,缓解财政投入压力。持续优化投资发展环境整治活动,有效保障项目建设顺利进展。

    (三)狠抓招大引强,增强发展活力

    全力招引重大招商项目。按照“产业需求明确、投资规模大、科技含量高、生态环保”的要求,紧盯东部产业转移企业和央企、大型民企,招引大项目,弥齐延长产业链条,聚集同类产业,推进产业招商,促进县域主导产业快速发展。健全重特大项目奖励政策,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招商引资工作,重点抓好北京伏尔特、陕西物流、广东乐百氏等重大项目的对接洽谈,完成40亿元的招商任务。

    全力提升招商工作水平。整合全县招商资源,组建食品加工、装备制造、现代物流、医药研制等专项招商工作组,深入研究产业布局和产业投资需求,开展补弱式、补链式招商,努力实现项目数量、招商质量、到位资金的新突破。继续坚持项目准入评估机制,规范项目引进流程,统筹安排项目布局,有效提升招商质量和水平。

    全力抓好签约项目落地。严格落实“一套班子外出抓招商,一套班子在家抓落实”机制,加大对重点部门、工业园区引进项目的通报考核力度,激发招商工作活力。坚持“五个一”工作机制,对全县重大招商项目,实施包抓推进,不断提高项目落地率、资金到位率和开工投产率,切实增强招商实效。

    (四)加快现代农业发展,促进农民持续增收

   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。建成小麦玉米高产一体化示范方4万亩,新发展设施蔬菜2万亩,建设设施蔬菜标准化示范园3个,实施优质苹果基地县建设,新栽核桃、石榴等杂果1万亩,新建规模养殖小区6个。设立现代农业发展基金,促进项目、资金、土地等资源向农业园区集中,创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个,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2个,努力把我县建成全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区,全面提升生活服务基地建设水平。

    全面加快基础设施建设。抢抓政策机遇,整合涉农项目资金,投资3.2亿元,集中力量为农村群众办好10件实事,进一步改善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:

    1、完成小道口水库供水工程。

    2、实施农村电网改造项目。

    3、实施浊峪河鲁桥至西阳段防洪工程。

    4、建设高标准农田1万亩。

    5、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项目。

    6、实施三独路、三方路改建和农村公路养护工程。

    7、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和移民搬迁项目。

    8、实施农村供水工程。

    9、实施农机综合示范区项目。

    10、实施3万亩土地复垦整治项目。

    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。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,实现土地流转2万亩,加快推进陕西天齐酿酒葡萄基地、高渠西部花卉产业园、陕西正大100万羽蛋鸡示范园等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,不断增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。实施职业农民培育试点项目,培育种养大户、联户经营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。落实惠农政策,拓宽增收渠道,确保全县农民持续增收。

   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。按照“一城、两带、三镇、二十个示范村(园)”的发展工作思路,集中市县城乡统筹资金900万元,抓好市级示范镇陵前镇和县级示范镇嵯峨镇、大程镇等重点镇建设。加快市级示范村嵯峨张岳、高渠申家以及12个县级示范村(社区)建设,实施旧村改造,建设新型农村。

    (五)发展服务产业,不断扩大消费需求

    加快旅游项目建设。制定三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,推进旅游与文物、文化的有机融合,加快特色生态文化休闲体验基地建设。策划包装柏社古村地窑文化项目,积极对外招商引资,努力把这一古村打造成中国地窑第一村。加强文物保护,完善景区基础设施,全面推进乡村旅游、人文旅游和民俗旅游的快速发展。挖掘整理三原武字区、心字区历史遗存,建设渭北革命教育中心,大力发展红色旅游,规划建设三原书院教育史馆,不断提升全县文化旅游内涵。

    积极发展现代物流。启动编制物流业发展规划,制定促进物流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,围绕建材、食品、粮食流通等产业,扶持壮大一批物流企业,积极建设三原物流仓储配送中心。全面清理县内各类储煤场,年内力争建成符合环保新要求的现代煤炭物流园。

    繁荣商贸服务业。升级改造池阳大街、政府街等传统商业街区,加快县城特色商业街区建设。鼓励支持星级酒店建设,做精做优三原名特小吃产业,促进餐饮、住宿传统产业提档升级,鼓励发展连锁经营、网络购物等新兴消费形式,不断提升城市消费,吸引外来消费。加强市场监管,稳定价格水平。加快县城和大程、鲁桥、陂西等消费品市场建设,挖掘农村消费潜力,促进三产繁荣。

    (六)提升城镇建管水平,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

    完善城镇建管规划体系。围绕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卫星新城的目标,把城镇发展规划做精做细,高标准完成清河湿地公园综合整治规划、城市综合体规划、环城隍庙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、县城各出入口整治规划以及渠岸镇总体建设规划编制工作。加快建设城市规划数字沙盘展示馆,严格规划管控,增强城乡规划的权威性和执行力。

    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。发挥城市基础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,创新城市经营体制,激发城市建设活力,今年将投入6.5亿元在城镇建设方面着力抓好10件实事:

    1、开工建设清河湿地公园一期工程。

    2、实施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。

    3、实施县城供水管网改扩建工程。

    4、实施县城东南部排水一期工程。

    5、实施东五路中段、冶金大道四期等城区道路建设工程。

    6、实施县城西环路北段建设工程。

    7、实施丰原街西段旧城改造项目。  

    8、新建1160套保障性住房。

    9、实施城北三级汽车客运站建设工程。

    10、实施城市容貌提升工程。

   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。以清河湿地公园建设为总抓手,推进清河流域水污染防治,下势整治清河脏乱差问题,让这条母亲河早日恢复整洁、靓丽的容貌,使清河尽快变成三原的生态长廊和城市活力核心区。整合资源,捆绑资金,实施水土保持、生态经济林等生态工程,动员社会各方力量,加大四十里塬坡治理力度。以创建省级园林县城为目标,扎实推进城乡园林化建设,完成绿化造林1.6万亩。强化环境监管,严格落实节能减排责任,大力发展清洁能源,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,持续优化城乡生态环境质量。

    提升城镇管理服务水平。进一步完善城镇长效管理机制,开展城镇精细化、规范化管理,缓解城区交通拥堵、乱停乱放现象。进一步完善市政设施,整治建筑立面,清理违章建筑,加大背街小巷硬化、亮化、净化工作力度,实施县城主要出入口绿化工程,取缔西什字马路市场,全面提升城市容貌和管理水平。

    (七)加强财政金融管理,提高资金使用效益

    强化财税征管。积极培养税源,挖掘增收潜力,拓宽增收领域,不断提高财税收入质量。巩固税源调查成果,建立税收联动机制,强化税收保障体系建设,加大财税征管力度,做到依法征管、应收尽收,堵塞跑冒滴漏。加强同上级财政部门的汇报衔接,争取更多资金支持,缓解财政和资金调度压力。

    优化支出结构。深化国库集中收付改革,完善国库支付网络平台建设,扩大国库直接支付的比例和范围。积极推进部门预算、决算和“三公”经费公开,增强财政资金使用透明度。牢固树立“过紧日子”和“勤俭节约”的思想,能不花钱的坚决不花,能少花的钱尽量少花,把有限财力用在干大事、办急事、解难事、惠民生和帮扶社会弱势群体上。

    加强金融工作。完善金融管理服务体系,建立健全银企信息平台,引导金融机构增强对县域企业的信贷支持,促进政府、银行、企业良性互动。稳步发展小额贷款公司,加强融资性担保体系建设,为“三农”和中小微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撑。强化信用村镇、信用企业和信用户建设,优化金融环境,服务县域经济发展。

    (八)保障改善民计民生,推进和谐三原建设

    改善民生只有起点、没有终点,民生投入只能增长、不能降低。我们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,下更大气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、最直接、最现实的利益问题,确保今年新增财力和财政支出的80%投向民生领域。今年我们将重点实施“十大惠民工程”。

    一是实施教育惠民工程。全面启动区域性教育中心建设,实施10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和5所学前教育校舍改造工程,落实贫困生补助和农村中小学校营养改善计划,加强教育队伍管理,提升教学质量,进一步增强教育综合实力和服务能力。加大校园安全综合治理,落实学校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,确保校园安全。

    二是实施就业惠民工程。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,发放小额担保贷款6400万元,开发公益性岗位100个,大学生就业见习岗位120个,完成创业培训400人,就业培训800人,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2.5万人,新增就业4600人,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.2%以内。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稳定在10.5万人以上,劳务创收12亿元以上。严格执行企业工资指导线制度,落实最低工资标准,确保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。

    三是实施文体惠民工程。围绕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县目标,落实“两馆一站”免费开放和镇村文化活动经费,为3个镇文化站、2个城市社区、40个村配备文化活动器材,新建1处健身长廊、2个镇体育广场和8个村级健身广场,推进群众文体活动全面发展。充分发挥文联职能作用,大力发展书画产业,进一步彰显“中国书法之乡”人文魅力。

    四是实施卫生惠民工程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,确保基本药物制度在镇、村两级全面实施。按照新标准实施新农合项目。完成三原急救中心、县医院内科儿科住院楼改造、红原医院住院大楼、高渠卫生院门诊楼等项目建设,加强重大疾病防控,提高全县卫生机构服务水平。

    五是实施计生惠民工程。实施优生促进、母亲健康和计生家庭创业三大工程,加强计生服务基层网络建设,不断提高计生服务信息化水平。依法落实各项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,按时对享受计生奖扶人员和家庭发放奖扶金,进一步稳定全县低生育水平。

    六是实施社保惠民工程。推进城乡社保“提标扩面”,统筹提高各层次保障水平。为全县年满60周岁的城乡居民发放养老金,对城乡患大病困难群众进行医疗救助,对全县7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发放生活保健费。落实城乡低保、残疾人生活补助、困难救助等社会保障政策,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,切实保障弱势困难群体利益。

    七是实施食品安全惠民工程。食品安全是餐桌上的民生。坚持集中整治与强化基础相结合,标本兼治,加强监管,构建食品安全工作长效机制,切实解决食品安全突出问题,让群众吃得更加安全、放心、满意。强化药品、盐务管理,保障群众放心用药、安全用盐。

    八是实施城乡环境惠民工程。以城乡环境卫生连片综合整治和公路环境治理为重点,全面巩固农村生活垃圾规范化处置成果,创新城镇环境卫生管理机制体制,加大城乡生活污水、饮用水源地保护、畜禽养殖污染等整治力度,推进“双创”工作向纵深开展。

    九是实施平安惠民工程。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,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,强化社会面管控,不断提高群众平安满意度。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机制,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。加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力度,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,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。

    十是实施社会管理惠民工程。坚持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,畅通信访渠道,规范信访秩序,加大司法调解力度,妥善解决群众合理诉求,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。扎实做好国防教育和双拥共建工作,加强军民团结。积极支持工会、共青团、妇联等方面工作,重视民族宗教工作,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。

    三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

    新形势、新任务,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。我们将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、责任意识和赶超意识,按照县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、密切联系群众的要求,努力建设学习型、服务型、创新型政府。

    坚持科学行政,推进职能转变。加强对政府公务人员的教育培训,引导政府工作人员按照建设西咸国际化大都市卫星新城的理念、标准和要求,不断解放思想,努力工作。加快转变政府职能,创新工作方式,简化办事程序,提高办事效率,努力为群众提供更便捷、更高效的服务。

    坚持依法行政,规范行政行为。自觉接受县人大依法监督、县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,团结各方力量推动工作。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、履行职责,做到有权必有责、用权受监督、违法要追究,努力提高政府工作规范化、法制化水平。

    坚持务实行政,狠抓工作落实。积极开展“为民、务实、清廉”群众路线教育活动,始终把群众装在心中,把责任扛在肩上,改进工作作风,精简会议文件,走出机关抓落实,贴近群众办实事,深入基层解难题。健全目标责任制管理、督查督办和行政问责制度,倡导形成说实话、办实事、求实效的良好风尚。

    坚持廉洁行政,增强政府公信。厉行勤俭节约,反对铺张浪费。坚持用制度管权、管钱、管人,规范用地审批和工程招投标,完善政府采购,加强国有资产监管,强化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,切实纠正不正之风,整治庸、懒、散、奢等不良风气,保持政府工作人员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。

    各位代表!三原跨越发展已经进入关键时期,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,奋发进取,真抓实干,共同开创三原更加美好的未来!

分享

games38-365365主办 三原县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承办 联系电话:029-32282672 
建议使用IE8.0以上浏览器访问,获得更好体验 陕ICP备13008556号
中文域名:中国三原.中国 中国三原.CN   陕公网安备 61042202000102号